江苏:溧阳村镇公交引出三个“想不到”

中国江苏网 2011-03-12 1485字

溧阳开到农民家门口的“一元制”公交探路3年,已经引起全国关注。近日,一批中央媒体共同到溧阳采访“镇村公交”。记者在随同采访中听到以下三个“想不到”:

  “想不到镇村公交真开下去了”

  说这话的是溧阳市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强卫忠。

  溧阳的镇村公交,“移植”了城区的公交模式,全部实行公司化经营,投入小型空调公交车,实行无人售票,全程票价一元制,保持15分钟左右一班的密度。

  刚得知这样的模式,强卫忠心里直打鼓。这种模式在城里都会亏,何况农村?因为,农村客运有它特殊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农忙人少,农闲人多;上午上镇的人多,下乡人少,中午前后下乡的人多,上镇人少,下午上镇的人更少。此外,往镇上开,沿途旅客只上不下;往乡下开,沿途旅客又只下不上。这些规律,导致镇村公交要么拥挤不堪、要么空无一人,“必亏无疑”。

  “虽然政府说会补贴,但怎么补、补多少,没底。开始我们确实担心镇村公交能不能开下去。”如今,3年过去了,政府的支持力度超出了强卫忠的预计。“前两年的亏损,一分没少全补到位了,去年的审计正在加紧进行。”而镇村公交也越跑越欢,目前已有超过75%的行政村通上镇村公交,到今年底,179个行政村中,除了两个道路条件尚不具备外,将全部通上公交。

  “想不到黑车司机这么好管”

  说这话的是溧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周建明。

  周建明向记者讲起往事:在推行镇村公交之前,很多人都有疑虑。因为,当时村里人出行,基本都是靠黑车。镇村公交开起来,等于断了黑车司机的生路,黑车司机怎会答应?

  76岁的沈根娣家住前黄村,她的话证实了人们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以前到后周村的女儿家都是坐‘三卡’(一种黑车),一次要20块钱,现在坐镇村公交只要一块钱,哪个还会坐三卡呢?”

  怎么消除这个障碍?溧阳想了个特别的办法:镇村公交的驾驶员全部在本镇招,并且优先招黑车司机。“开始还担心他们‘难管’,没想到,这些原黑车驾驶员倒挺文明。”据不完全统计,镇村公交司机在两年多时间里,做好人好事22起,其中拾得钱财11880元、存折卡储蓄7903元……

  今年正月十一,天降大雪,周建明来到竹箦镇“私访”,结果发现,没有一个驾驶员迟到,“他们很珍惜”。竹箦镇村公交驾驶员陆志平此前就是开黑车的,他的话代表了这个群体的心声:“过去开车担惊受怕,现在开车光明正大,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外加五金,当然要好好干。”

  “想不到站亭玻璃未坏一块”

  这是溧阳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陈波涛最自豪的事。

  在溧阳采访,记者发现,其农村站亭确实是一大亮点:小巧、先进又洁净。

  在胡家墩村站台,记者看到,小小的站台上,除了标着两路公交的始末班时间和经停站点,还有一块电子屏,上面实时显示着“116路,距此4站,约4.6公里……”据介绍,溧阳镇村公交站台,约75%已启用“电子站台”系统。

  对680个农村站亭的玻璃从未坏过一块,陈波涛认为,正是人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镇村公交,所以对镇村公交的方方面面也非常爱护。比如,中梅村79岁的刘正富老人,经常主动擦洗家门口的公交站台;上黄村民高文勇碰到有人想到站亭上贴小广告,主动上前制止……

  去年4月,9位上了年纪的大妈联名写了一份喜报送到社渚客运站。她们是218线路(社渚至农场)的常客,每天都要接送小孩读书,一块钱的惠民价格、每天准班准点的班次、热情优质的服务,让她们发自内心地说:“坐上镇村公交,既放心,又舒心,感谢党和政府做了大好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