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城乡客运一体化率力争达80%

东南商报 2014-01-26 4127字

本周二,宁波市全市道路运输与城市客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宣读了宁波市副市长王仁洲的批示。此外,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劳可军也对道路运输和城市客运工作分别作了批示。

今年,宁波市将进一步完善公交网络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公交、公共自行车的更新和投放,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那么,去年我市的道路运输和城市客运工作都取得了哪些成绩,今年这些工作又将有哪些新的亮点?昨天,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和市城市客运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道路运输篇

去年城乡客运一体化率突破70%

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市运管处在市交通委的领导下,加快转型,服务民生,提升保障,紧抓安全,维护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道路运输行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局面,完成营业性公路客运量2.285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24.20亿人次;完成道路货物运输营业性货物运输量1.78亿吨、周转量325.4亿吨公里;完成机动车维修业务量563.3余万辆次,车辆检测23.8万辆次;完成驾驶培训25.4万人次。

去年,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甬慈线公交化改造任务,运管部门回应社会和群众需求,齐心协力,攻克了甬慈线公交化改造这个难关。同时,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率显著提升,突破了70%的年度目标,达到74.6%,同比提高10.1%。

去年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日益提升,做好老南站的搬迁、临时南站启用以及新南站的建设等相关工作,整体实现了平稳有序过渡,确保了客运服务质量。

维修配件质量保证和追溯系统共覆盖至222家维修企业,与81890合作共建的车辆维修救援网络平台也顺利运作。另外,道路运输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运输产业结构得到整合优化。市运管部门还大力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行业绿色低碳建设成效明显,队伍建设全面推进。

改革是今年道路运输行业主旋律

今年道路运输行业将以提前基本实现道路运输现代化为方向,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强化行业发展引领,拓展民生服务能力,推进智慧生态建设,着力提升道路运输公共服务能力、综合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构建能力。

相关负责人也提出了工作目标:完成重大节假日运输组织保障任务,确保安全有序、便捷畅通;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率突破77%,力争达到80%。全市甩挂运输试点项目拖挂比达到1:1.8;推进10个物流园区建设运营;80%以上的二类汽修企业安装汽车维修配件质量保证和追溯系统,确保已安装企业配件贴标率不少于80%;新增50家以上汽修企业入驻81890车辆维修救援服务平台;逐步在全市驾培场地和教练车上安装视频监控和GPS;在驾培机构中探索实施统一收费;全市营运货车重型车比例达到35%,中高级客车比例达到82%;二类以上汽修企业导入水性漆项目不少于50家。

在客运方面,今年我市将推动宁海、奉化、象山等地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率力争达到80%。根据我市城市发展框架扩大、发展重心转移以及一体化改造逐步推进的发展趋势,妥善调整场站服务功能和客运线路首尾变更,灵活推进客运经营转型升级,加快调整场站功能定位和客运班线配置。进一步推广客运网上售票服务覆盖,协调推动航空、铁路、公路网上联合售票。此外,我市还将推行数字化形式的安全行车路线图,努力降低行车事故。

在物流方面,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配送物流体系,研究制订城市配送企业运营服务规范。在全大市建成100个以上村邮站网点,统筹交通、商务、供销、邮政等农村物流资源,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同时配套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并深入推进物流经营主体向平台化转型,有效搭建行业服务平台。此外,我市还继续推广环保设备和技术,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发展LNG等低能耗车型,淘汰老旧客货车辆。

维修更有保障,驾培更加规范

在维修方面,宁波市将进一步推广安装维修配件质量保证和追溯系统,完成80%以上二类汽修企业的安装使用,并确保已安装企业配件贴标率不少于80%。加快构建维修配件信息查询数据库,为公众提供车辆维修配件质量追溯的查询、验证服务。引导50家二类以上汽车维修企业导入水性漆等环保项目。完善81890车辆维修救援服务平台,新增50家维修企业入驻,做好平台服务跟踪调查和宣传推广,在市民心中形成品牌。开展汽车“三包”相关咨询和鉴定工作,建立维修专家工作库,指导维修行业协会开设汽车“三包”投诉咨询受理专线。

在驾培方面,今年将重点推进驾培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在全大市驾培机构逐步安装教练车GPS和场地视频监控,设立电子围栏,约束驾培机构日常经营行为。实施教练车外观统一工作,完成全大市教练车的外观统一。探索驾驶培训统一收费模式,研究引导驾培机构建立公共培训基地,改善驾培机构设施条件。

●领导批示

宁波市副市长王仁洲:

“过去的一年,道路运输和城市客运工作围绕大局、攻坚克难、分工协作,在行业转型发展、管理体制创新、民生服务保障、形象改善提升等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在抗击"菲特"台风过程中,道路运输和城市客运系统行动迅速、不畏艰难、齐心协力,为全面夺取抢险救灾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值得肯定,深表感谢。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围绕民生服务保障和交通运输发展大局,大胆改革破难,勇于开拓创新,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目前春运已至,希望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继续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把困难想得多一点,把预案备得细一点,把安全抓得实一点,把服务做得足一点,确保圆满完成春运各项目标任务。”

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劳可军:

“去年全市道路运输工作在改革促发展、转型促发展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望在新的一年里,在加大行业改革力度、创新行业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去年的城市客运管理工作、围绕建设"满意交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望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把城市客运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城市客运篇

全省首创公交“一小时换乘优惠”

市城市客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去年年底,全市公交运力总规模已达到7149标台、出租汽车6360辆,分别同比增长16.8%和9%;公交线路647条、公交首末站433个、营运线路12052公里,分别同比增长18.9%、2.9%和13.2%;在岗公交车、出租汽车驾驶员达2.4万人,公交日均客运量约176万人次,出租汽车47万人次,公共自行车2.5万人次。全市完成城市客运量约8.2亿人次,其中公交客运量6.42亿人次,同比增长7%,市区公交分担率上升3.4个百分点,达到24.8%。

此外,城市客运管理部门还超额完成市政府四项民生实事工程:新增天然气公交车150辆,更新256辆,完成考核数的100%和102%;新辟公交线路33条,优化调整55条,分别完成考核数的330%和275%;更新油气双燃料出租车1292辆,完成考核数的108%;顺利投放公共自行车15000辆,建成网点600个。

今年宁波市在全省首创市区公交“一小时换乘优惠”,目前共2420万人次享受优惠。公共自行车建设规模和投放数量居全省之首、全国前列。成功开通宁波至慈溪公交线路,方便城乡百姓往来。市区1143辆个体出租车经营者接受了公司化改造,剩余215辆个体车统一纳入到一家公司管理。
今年将再增3000辆公共自行车

今年,宁波市将以公交都市建设和城市治堵为契机,加快构建便捷安全、智慧生态、群众满意的“四车一体”城市客运体系,全力打造国家级公交都市。

今年将新建公交首末站3个,新辟公交线路10条、优化调整20条,市区新增公交车400辆以上,公交出行分担率提高3个百分点,力争达到28%;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100个,车辆3000辆;建成1个至2个小型出租车服务区,更新双燃料出租汽车400辆,完善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系统,争取出台油气运价联动机制;完成轨道交通试运营验收工作,1号线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营。

在公交方面,今年我市将完善公交网络化服务,完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枢纽规划;实施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地面公交接驳方案,启动新一轮公交线路优化大调整,并对市郊接合部及郊区新城加强区域的公交线网布设;开展第二轮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完善布局,试行推出多种样式的自行车,建立公共自行车运营监管体系,出台公共自行车系统验收办法和运营考核管理办法。

确保轨道交通按期顺利安全运营

出租车方面,今年我市将完善出租车规范化服务。加快出租车信息化项目建设,提供多样化的电召服务,开展乘客满意度电子测评,积极探索同向合乘制度;建成1个到2个小型出租车服务区,启动公共交通服务指挥调度中心前期工作;完善文明企业、品牌车队、星级驾驶员三个层次的准入退出机制。

今年,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将开通运营,目前,市客管局正抓紧制定轨道交通运营乘客守则、服务质量考评体系、应急处置预案等配套制度;研究相关票价优惠政策,参与制定票价定价方案;参与做好试运营验收工作;开展地下大容量交通工具的应急处置、安全保障研究和演练,以确保轨道交通按期顺利安全运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