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德卡惊艳登台 能否赢得市场

方得网 2014-09-04 3313字

汕德卡惊艳登台 能否赢得市场

——汕德卡的前世今生(下)

方得网 姚蔚

惊艳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深得中国重汽“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汕德卡,其亮相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

2011年,汕德卡(SITRAK)品牌正式对外亮相。

2011年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中国重汽与曼公司联合发布合作开发的卡车品牌――汕德卡。当天,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德国曼公司首席执行官帕赫塔共同为汕德卡C7H(其实是HOWO-T7H)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2013年1月17日,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合作的汕德卡品牌首辆重卡C7H成功下线,售价为41.98万元。

汕德卡C7H,沿用曼TGA驾驶室本体,这个驾驶室符合欧洲卡车驾驶室强度标准ECE R29,相对国内包括中国重汽的其他产品而言,更高大宽敞、造型流畅(欧洲重卡根据欧洲人体型设计,整体都要比中国重卡更高大)。发动机采用曼D20-430PS,这款发动机采用蠕墨铸铁机体(欧洲重卡发动机与国内发动机相比,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欧洲是蠕墨,国内几乎都是灰铁。相对灰铁,蠕墨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寿命长的特点,但价格也更贵),这款发动机比国际同类型发动机减少零件数量25%(意味着故障点减少,故障几率降低);B10寿命达到国际重卡发动机最先进水平即150万公里(国内发动机很多都是80万公里);换油(机油)间隔长:如采用国四燃油,公路用车从车辆出厂至第一次换机油里程(换油间隔)可达10万公里,如采用中石油、中石化目前市售的燃油,可达到6万公里(国内很多都是1万公里)。

汕德卡采用国产化的曼车架,在保证很好的承载能力的同时,又兼具轻量化

汕德卡采用国产化的曼车架,在保证很好的承载能力的同时,又兼具轻量化

汕德卡采用国产化的曼车架,在保证很好的承载能力的同时,又兼具轻量化特点。驾驶室除了具备堪比轿车的舒适性之外,更是安装了智能化护航系统,营造出智能安全的驾乘体验。

变速箱标配德国采埃孚ZF16S系列16挡变速箱,头挡速比大,并带有超速挡,重量轻,操作舒适,B10寿命高达150万公里。

汕德卡公路用车车桥采用曼公司MCY13系列驱动桥,这是新一代单级减速驱动桥,标配斯凯孚(SKF)免维护轴承单元,制动蹄间隙自动调整,免维护。润滑系统带有油滤器,B10寿命高达150万公里。

其实,不用多说,汕德卡的设计就是曼的设计,制造也是沿用曼的标准。曼在国际重卡行业是什么地位,前篇也已经讲过。

既然几乎完全就是曼TG的“再生”,那么,有了这些,“惊艳”亮相也是情理之中。

等待

“算了三年又三天,何时再见面。” (安与骑兵《三年又三天》)

从2009年7月15日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始,到最终汕德卡的批量上市,整整花了3年多的时间,这个时间跨度可能是中国重汽、经销商以及部分这款车的粉丝所没有想到的。

按照2009年引进曼TG当时的想法,基于曼TG平台的产品应该在2011年底就可以投产。在上海车展,马纯济的发言里这样说到:“汕德卡C7H将于今年12月在济南投产,中国客户可以在2012年上半年开始订购这款卡车,海外销售则将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不过,汕德卡批量上市的日子一直拖到2013年的上半年。

也就是说,从2009年项目启动,到2013年正式批量投放,汕德卡整整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汕德卡成长时间表详见附录),这一过程,让无数从中国重汽引进曼TG产品时,就开始期待中国重汽版“曼”产品的用户,等的好心焦。

就在2014年汕德卡大篷车路演的哈尔滨站活动中,一位汕德卡的大用户被问到为何会成为最早购买汕德卡,为什么敢做吃螃蟹的人时,这位客户大笑说:“从这个产品引进,我就开始关注,就打算买,结果一直等了3年多才买上。”

相思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汕德卡上市了。不过,即使是中国重汽经销商,也不一定能够随意去卖汕德卡,只能无缘于汕德卡。因为,中国重汽有自己的布局。这就是说,即使共饮中国重汽这一江水,也有可能对汕德卡不能相见。

这其中的缘由在于中国重汽的产品布局和经销分网政策。曼的TG平台到了中国重汽后分为三个产品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汕德卡C7和C5,可以说是曼TG重卡的中国版,产品生产归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公司;第二个层次是HOWO-T7H,这个车型系列在原豪沃A7的基础上,使用了曼的桥、发动机、变速箱等等一系列TG系列关键零部件;第三个层级是中国重汽的其他产品,使用了曼发动机等部分零部件。

这三个层级的产品,销售网络也各不同,基本沿用原来的分网体系,卡车股份公司卖卡车股份公司的车,济南商用车公司卖济南商用车公司的车。这样的好处当然是不同的经销商可以聚焦于不同的品牌,能够完成中国重汽对产品布局的设想。

不过,成也萧何败萧何。分网既能聚焦,也能分流。这对于汕德卡的推广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个较好消息。毕竟,中国重汽的销售网络中,卡车股份公司的网点要多于济南商用车公司的网点。

可以想象一下,有用户想买汕德卡,看到打着中国重汽LOGO的销售网点,兴冲冲地跑过去,结果,要么就是兴冲冲地买了一辆汕德卡C7回来,要不就是失望地退了出来,去寻找另一个销售汕德卡的网点。当然,在卡车股份公司的销售网点也可买到汕德卡。不过,对于那里的销售人员而言,销售卡车股份公司产品的政策要远远好于济南商用车公司,因此,用户会被引导着不去购买汕德卡,销售人员更多推荐的是同样具有曼基因,但价格却低不少的HOWO-T7H。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汕德卡自从2013年一季度上市以来,总销量还不足千辆。而按照2011年汕德卡亮相时的计划:“预计到2018年,汕德卡的年销量可达20万辆(这个数量应该是包含了T7H等),其中在中国销售16万辆。”现在看来,实现这个目标,难度还不小。

打个比方,如果企业生产出来的车辆,要依靠销售渠道输送出去,这就像自来水厂的水,要通过管道输送出去。那么,最终销售的速度和数量,一定直接取决于管道的数量和宽度。可以说,中国重汽的分网政策决定了可以输送汕德卡的管道太少,而且这些管道的宽度也并不大。既然是这样,那也就决定了,再好的汕德卡,也不会有更快的销售速度。

中国重汽什么时候才能让更多的经销商有机会去卖汕德卡?

中国重汽什么时候才能让更多的经销商有机会去卖汕德卡?

期待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中国重汽什么时候才能让更多的经销商有机会去卖汕德卡?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亲密接触到汕德卡?

话说回来,汕德卡能不能更快、更多地销售,这就要看中国重汽有多大的决心和愿望来推广汕德卡。

显然,中国重汽不止汕德卡这一款重卡产品。后宫佳丽三千众,汕德卡怎能专得一人心呢? 

不过,伴随着中国重卡市场的升级,伴随着汕德卡在中国的销售渐入佳境,中国重汽是不是可以考虑给更多的经销商以销售汕德卡的机会呢?也许被拦在体系之外的经销商,更有愿望和能力销售汕德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假如有更多的经销商能够销售汕德卡,也许会出现某些经销商和汕德卡一拍即合,一经销售,便取得不俗业绩的现象。这样的经销商越多,汕德卡热销也就为时不远了。

附录:汕德卡成长表

2009年7月15日,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德国曼购买中国重汽25%+1股,中国重汽引进曼公司TGA系列化整车技术平台,及其D08、D20、D26发动机技术。

2010年,中国重汽在德国慕尼黑曼恩总部接收C5和C7两大系列,牵引车、载货车、专用车和自卸车四大类车型,54款TG车型全部技术资料文件,包括发动机、车桥、分动箱、车架、驾驶室、整车等总成零部件。

2011年4月1日,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共同在上海发布合作品牌——SITRAK(汕德卡)。

2011年11月15日,汕德卡全智能自动化冲压线建设完成,由2400吨五台压力机组成,机器人搬运,全自动化生产。

2012年2月1日,汕德卡重卡总装配线改造完成,拥有车架、车桥、发动机、传动轴、驾驶室内饰等多条分装线,整体自动化程度高。

2012年11月22日,汕德卡重卡通过了德国曼SITRAK产品小组审核,完全到达质量标准,可以批量生产。

2013年1月17日,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合作的汕德卡品牌首辆重卡C7H成功下线,售价为41.98万元。

2013年一季度末,SITRAK重卡批量投放市场。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方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