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红卫:重卡企业应由制造型向服务型转变

网易汽车 2014-09-09 4257字

9月3日至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万丽泰达国际酒店举行。在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年度主题下,来自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的高层领导以多元化的会议模式展开深入的讨论。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方红卫在论坛发言:我们现在做的主要事情是把过去传统型的制造企业打造成一个服务型企业;重卡在节能减排方面更应受到重视,我们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压缩天然气产品和液化天然气产品已经完全产业化,同时在积极探索其他的替代燃料,包括乙醇和二甲醚在重型卡车的应用。

论坛发言实录

方红卫: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高兴利用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的机会交流重卡的情况,我交流的还是立足于重卡行业,会提到陕西的需要,主要还是从行业的角度说一些看法。

大家先看两张幻灯片,第一张揭示了从2000年开始到2010年重卡行业发展的趋势,大家看到从2000年开始到今天,整个重卡行业基本呈现了平稳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5%。

在这中间,陕汽作为重卡行业的一员,也跟上了发展步伐,还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个发展主要来自于市场拉动。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下面的曲线中,世界其他的国家重卡基本上保持了平稳的态势。

第二张也模拟了中国重卡行业的发展和中国GDP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关系,通过模拟,我们发现了高度相关,相关程度非常高,超过了0.9重卡行业的发展得益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投资的增长,得益于GDP的增长。

重卡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等多项问题

重卡行业的增长主要是市场拉动的结果,因为它基本上和分散投资,GDP成长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是我们目前行业的现状。

下面分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第一个关于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在重卡行业中目前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目前重卡的发展还处在一个量的增长阶段。从量变还没有真正实现质变,从现在的产能来看,虽然每年有60、70万,甚至更多的市场需求,但是现在规划产能或者是现有产能已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大家的注意力还集中在产能增长上,其中有公告的厂家30家,没有公告或者借别的厂家公告的有30家,整个产能超过200万辆,政策环境催生了产能增长,我们在设计重卡行业发展的长远性政策制定上,以及在实施政策过程中间基本了采取了比较放任的态度,所以门槛很低。重卡一方面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同时谁想干都可以干,而且相对来说门槛比较低。另外一些新的环保的法规在实施过程中严格程度不行,所以重卡行业在量变的过程中,处在比较浮躁的阶段。

第二,品牌影响力还比较小,无论是国内销售的高端重卡还是在国外市场的拥有量,占世界市场的拥有量相比,我们都是品牌影响力不够的。主要靠我们的低廉价格或者是成本来获取市场,我们重卡产品经过了引进、消化、拓展,现在基本上从引进消化国产化的过程中,走向了硬性开发,但是在基础性开发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第三,重卡企业主要在制造产品,销售产品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后市场服务环节基本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国外汽车公司80%的收入来源来自于服务,而自己这个很小,我们基本处在微笑曲线最低端的阶段。

第四,产业界的资源使用比较分散,曾经在行业比较困难的时候,进行过一些并购、重组,专业化的分工基本形成,现在的趋势是由于市场快速增长,大家又纷纷开始自己动手,从零部件到整车完全自己来生产,自己开发。

现在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有往回倒的趋势。

第五,出口市场比较缓慢。在出口市场中间,典型有三个方面的问题,1、产品本身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使用习惯市场出现,频频出现产品设计、制造的缺陷而带来不良的市场影响,从而影响中国品牌在国外的影响力。2、服务。我们把出口产品的服务简单雷同于国内销售服务模式,由于产品出口国外以后服务难度远远大于国内,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国内销售复杂得多。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往往考虑得比较少,我们看到重卡行业不断有新的加入者进来,我认为这是好事情,大家一块参与竞争,提升产业之间的优胜劣汰的趋势。

但是我们也看到的,刚刚进入行业的企业迅速有较大批量的产品出口到海外,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担忧。

还有一个在出口市场方面,还存在商业运作方面的问题,由于受国际市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汇率变化的影响,在运作过程中间资源非常有限,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很难开拓市场。一个企业可以整合的资源非常有限,需要国家、行业、企业和企业之间联合起来共享资源,这些方面我们又形成了规模。所以我们在出口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

第六,我们开发能力比较低,重视应用型开发,对基础性研发工作投入不够。在这中间核心的问题不是企业不愿意投入,有些企业相当有实力,也愿意投,但是由于政策的引导以及消费环境的迁移,使企业不敢投入也不能投入,因为往往投入最多的企业也是吃亏最多的企业。所以投入一个是应用型开发,另外一个是国家出台的政策怎么适应。这是重卡行业的现状。

第二个问题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有这么几条。

一个转型升级是大趋势,今天论坛主题是产业升级主题,从组织者的角度来讲,站得高,看得远,对重卡行业来讲转型升级的压力更大。在这中间我们要从刚才描述诸有此类运作模式逐渐进行提升,要跟上发达国家或者是一些知名公司的发展模式。

我觉得任重而道远,所以重卡行业、重卡产业转型升级可能比任何一个行业都要紧迫。

第二个趋势是产品高端化的趋势,因为随着国际国内两个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用户、市场对重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驾驶的人性化、智能化、电子集成化、安全性提高等方面越来越重视。

第三个是专业化。专业化的趋势非常明显,过去我们主机厂只重视底盘,对专用车的关注不高,所以中国的专用车基本靠民间,靠非传统的汽车企业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非常可喜地看到通过几年的发展,一些非常优秀的专用车企业已经起来了,而且有些产品做的非常好,甚至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专业化方向应该得到整车企业、行业、政府的高度支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专业化的趋势要求我们的产品越来越精准,越来越能够适应特定的需求。而不是像过去,生产一种品牌满足所有的专用车要求,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重卡的节能减排更应受到重视

第四个方面是低碳化趋势,在重卡行业,大家讨论低碳趋势比较少,大家更关心的是乘用车领域怎么发展新能源车辆,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也好,在重卡行业更应该得到关注,重卡行业是真正高耗能的,其消耗是相当大。在专用车里面重卡可能是最高的,他的污染也是最严重的,所以也最应该得到关注。在这些方面,我们行业应该自觉起来,应该认识到这种趋势。

不能因为没有人提,或者提的程度不高,我们就不做这样的事。我觉得我们要看到这种趋势。在这中间,我们陕西重汽也做一些有益尝试,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我们有重型卡车,主要是用在一些大城市港口,因为港口是污染源,因为行驶速度很低,基本上处在一个不经济,也不环保的情况下,在这中间我们和有关的港口一块合作,开发传电动的卡车,这个卡车已经批量投放市场,经过两年的试运行。

同时我们在新能源产品方面,我们的压缩天然气产品和液化天然气产品已经完全产业化,今年我们会有好几千辆使用天然气的重型卡车,行驶在具有天然气资源的区域。从压缩天然气开始到现在,我们过去用压缩天然气的时候,续航里程是300到500公里,现在用液化天然气以后,基本在800到一千公里,其使用成本比柴油节约40%,综合的碳排放量比柴油相比减少80%。而且使用天然气以后,自己产生的经济效应完全可以依靠电动车一样,靠政府补贴,没有政府补贴就没有办法运行,天然气运行可以甩开补贴,可以靠自身的经济运行做出来效益。

我也希望媒体关注。同时在积极探索其他的替代燃料,包括乙醇和二甲醚在重型卡车的应用。

第三,也提出一个简单的建议,针对重卡行业提出的建议,一个是国家或者行业层面要创造自主创新的环境。自主创新的环境一个是要有自主创新的消费环境,在市场环节,我觉得我们要鼓励这种带有自主创新的产品,节能环保的产品,能够从长远的角度,能够提升我们重型卡车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应该在消费环境领域也给鼓励,另外是法规的环境,我们在制定法规,尤其是制定节能环保法规时,一个是法规制定严格,法规执行严格。我们听了中石化领导在上午说,明年年初有可能符合国三排放的柴油上市了,可见我们燃料的供应与政策实施脱节有关,况且我们走了弯路,里面有路线之争,这些东西都反映政府或者行业对我们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度。

看起来是企业眼前的利益,实际上涉及到或者是决定行业长远的发展。

第二个,要推动国家层面的重大突击项目。行业要发展单靠一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国家层面应该做一些事情,最近我们做的轻量化的一些事情,包括轻量化的项目,我们也承担一些863重大科研项目,这是非常好的,在这些方面应该继续加强。

第三个方面需要改进产业的管理体制,不要让重卡做得太容易,某种情况下是公平的,但是某种情况下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适当应该提高门槛,这个门槛的设置应该有利于社会,有利于行业,有利于我们自主品牌建设。

第四个行业要加大产业界的联合创新力度,我们企业和企业之间,经过长时间的竞争,大家也看到行业的发展,大家基本上形成自身的特点,我觉得应该呼吁我们企业和企业之间,我们产业界整车和零部件之间共同攻克一些技术和产业上的难题。

重卡企业应由制造型向服务型转变

最后一个建议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要搞自主创新,自主创新需要环境,平台,所以我觉得要提供一个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平台。

在这个方面,陕汽也做了一些尝试,我们现在做的主要事情是把过去传统型的制造企业打造成一个服务型企业,对现在着手做的,或者正在致力把陕汽从制造企业转化成服务型企业,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不管是流程梳理、业务的拓展,尤其商务模式的转换,过去我们卖产品,现在我们是产品和服务共同销售以期为客户和市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这点对产业发展非常有利。

以上观点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

"变者领先"--中国汽车产业战略转型与升级,网易汽车历时3个月精心策划,39人专业报道团队全情投入,6大主题专题直播报道,网易汽车带您直击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为您倾力展现国内外汽车行业领袖的睿智与哲思,我们与您共同关注汽车行业的未来。

责任编辑:方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