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发布食品冷链物流相关标准

东南网 2016-01-04 1086字

厦门市食品冷链物流系列标准发布,并将于2016年元旦正式实行。该标准由两岸联手制定,填补了厦门食品冷链物流产业标准的空白。

业内人士坦言,该标准的出台,将使得厦台两地的冷链产业有了基本统一的标准,有助于两岸经贸往来。而且,标准也有望改变以往冷链产业“黑匣子”的状况,从而使产业更加规范透明。两岸联手制定 填补厦门一产业标准空白

冷冻库有什么要求?维持储存食品中心温度在-18℃以下,并最大程度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新鲜度。

在0-2℃的条件下,长途运输的胡萝卜、芦笋不应与苹果、猕猴桃混装,因为后者会产生乙烯,而前者对乙烯会敏感而产生变质。

果蔬运输过程中,应至少每5分钟监测记录一次车厢内的温度,超出允许的波动范围应有警示……

据了解,“厦门食品冷链系列标准”由厦门市商务局提出并归口,厦门市物流协会冷链物流分会牵头,委托台湾工业研究院、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万翔、夏商、源香、正旸等单位联合起草。

此次发布会主要出台了系列9项标准中的5项标准,包括食品冷链物流冷库技术与管理规范;储存、运输、销售温度控制要求以及果蔬、水产品、储存、畜禽肉的运输、销售作业规范等。其余4项也将在明年一季度推出。“我们在台湾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参考并融合了大陆其他地区和世界多个国家的标准。”两岸冷链物流技术与服务联盟执行秘书陈慧娟表示,此次标准在保证先进性的同时,特别考虑了适用性,从而让企业具有可操作性。保证食品安全 打破冷链产业“黑匣子”现状

“在某种程度上,冷链过程就是一个‘黑匣子’,一般消费者很难知道也无法判断。”万翔冷链总经理游远约坦言,行业如果没有标准,市场就会滋生不合理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最终伤害市民的食品安全。

目前,冷链产业的确存在着不少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如果蔬菜里有虫子,规范的冷库不会收,因为担心会污染其他货品。而在不规范的冷库经营者那里,这些蔬菜在收取了更高的价格后也会被接收。

再比如,冷冻库应维持中心温度在-18℃以下,但不少冷库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只有-15℃。因为越到后面,下降一摄氏度的成本更是直线上升。“标准出台后,优质企业将会被看见被肯定。”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大家对冷链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就会倒逼那些不规范的企业改善或淘汰。

厦门市商务局也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大力倡议全市商贸企业拒收不按标准执行的冷链物流企业货品,并结合厦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工作,将冷链物流企业的标准落实情况纳入内贸流通企业信用体系。

同时,酌情联系媒体曝光冷链物流配送中不诚信的企业行为,在政府招投标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中将优先选取按标准执行的达标企业。

责任编辑:方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