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得网 舒慕虞
“近三年来,国内12 吨以上重卡的平均车龄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从2016年到2018年,其平均车龄由5.91年下降到4.56年,尤其是在2016 年至2017年之间,平均车龄下降 0.84 年,反映近两年出现大幅度的新车替换旧车的情况。”
3月16日,在杭州召开的“2019中国商用车后市场年度大会”上,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交兴路)副总经理温洁禹,分享《中国公路运输大数据报告》时,给出这样观点。
这一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新车替换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入网车辆576万辆 公路车占3/4
据了解,《中国公路运输大数据报告》是运联研究院联合中交兴路大数据中心,针对北斗数据中576万辆卡车近三年的几百亿条数据进行各种口径的挖掘和分析,对公路运输的车辆分布、货源分布、运行效率等数据进行的全面论证。
中交兴路副总经理温洁禹做大会演讲
温洁禹介绍,截止 2018 年9月30 日,中交兴路大数据平台统计到的在网车辆达到576.9万辆,占12 吨以上全部重型卡车的 96%以上。平台数据基本能够代表全国重卡的运行情况。
12 吨以上重卡保有量中各车型占比
从分车型数据来看,截止2018年9月30 日,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专用车车辆数分别为244.9万辆、188.3万辆、127.3万辆、16.3万辆;占入网重卡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2.5%、32.6%、22.1%、2.8%。
其中,牵引车和载货车合计占比75.1%,份额超过3/4,反映出公路运输车占比较高;工程自卸车和专用车占比未超过 25%,其占比远低于公路运输车。
平均车龄4.56年 两年下降22.8%
除公路车占比较高外,近三年来国内重卡车龄还大幅度下降,其中牵引车下降最明显,存在大幅度更新换代的现象。
《中国公路运输大数据报告》显示,从 2016 年到 2018 年,全网重卡平均车龄由5.91年下降到4.56 年,两年间平均车龄下降22.8%,这说明近三年出现了大幅度的新车替换旧车的情况。
尤其是,在2016年-2017 年之间,全网重卡平均车龄下降0.84 年,与交通运输部的GB1589治超新规发布时间刚好吻合。
从分车型车龄来看,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专用车四类车的平均车龄变化不同。其中,牵引车和自卸车的平均车龄,近年来下降比较明显。
在牵引车市场,从2016年到2018 年,全网车辆平均车龄由5.59年下降到4.07年,净缩短1.52年,两年间平均车龄下降27.2%;在四类车中车龄下降幅度最大,反映出牵引车更新速度最快。
尤其是,在2016年-2017 年之间,全网牵引车辆平均车龄下降1.04年,出现较大规模的车辆更新情况。
在载货车市场,从2016年到2018年,全网载货车平均车龄保持为6.08年,三年来车龄没有变化,在四类车中车龄下降幅度最小;相比起牵引车明显车龄偏高,其车辆更新速度较慢。
在自卸车市场,从2016年到2018年,全网车辆平均车龄由6.18年下降到4.6年,净缩短1.58年,两年间平均车龄下降25.6%;在四类车中车龄下降幅度第二,反映出自卸车更新速度同样较快。
在专用车市场,从2016年到2018年,全网车辆平均车龄由6.24年下降到5.43年,净缩短0.81年,两年间平均车龄下降13%;在四类车中车龄下降幅度第三,相比起载货车更新速度更快。
政策加快车辆更新 后续能否保持?
在中交兴路看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公路运输已经进入存量整合期,车辆增长逐渐进入稳定发展的常态,不会再出现大规模增加的情况。近三年来,12吨以上重卡车辆更新速度加快,主要在于国家政策起到加速作用。
在牵引车市场,政策推动车辆更新最为明显。自2016年9月21日起实施的GB1589新国标,直接加速牵引车的更新换代。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牵引车全年销量58万辆,比起2016年的39万辆净增加19万辆,同比增长50%,其中有5个月销量增幅超过100%,甚至有2个月增幅超过200%。
在自卸车市场,政策同样起到加快车辆更新的作用。2016年以来,不少地区加快泥头车的淘汰,出现较大环保型渣土车的需求。比如,深圳市从2018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全密闭式智能重型自卸车技术规范》,并要求2018年7月1日起每月更新2000辆以上符合自卸车技术规范的新型泥头车(渣土车),2018年12月31日前要完成12640辆不符合自卸车技术规范的老旧泥头车淘汰或更新工作。像深圳这样的城市,不在少数。
除政策拉动外,国内基建类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升温,也加快自卸车的更新。2016-2017两年间,国内大量基建工程陆续开工,24个月度基础建设类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基本为两位数,大幅拉升自卸车、搅拌车为代表的重型工程车需求。
在方得网看来,在后续行情中,政策机遇仍将拉动重卡车辆更新速度。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针对该政策,有专家分析,淘汰100万辆的目标中,有64万辆将是自然淘汰,剩余的36万辆则是政策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