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得网 原创
2025年4月新能源轻客两位数下滑,不影响新能源化大势所趋!
方得网最新获得的终端销量数据(交强险口径,不含出口)显示,2025年4月,国内市场销售新能源轻客1.8万辆,同比下降16%、环比下滑27%。2025年1-4月,新能源轻客累计销售7.2万辆、同比增速15%!
其中,长安汽车(包括长安凯程、长安跨越)升至月度销量第二;图雅诺晋级第四,与上汽大通、江铃汽车,均实现销量与份额双增长!
新能源轻客4月开始调头向下,2025年市场趋势将如何发展?
请看方得网分析报道。
4月销量榜:
五菱/长安份额增长
图雅诺/大通/江铃加速跑
新能源轻客(车长4.5米~7米,以VAN类封闭式厢式物流车为主)2025年4月销量18477辆,同比下降15.93%、环比下滑27.25%!
2025年4月新能源轻客单月销量超过1000辆的企业有6家,前十排名再度调整。
新能源轻客2025年4月销量前十品牌依次为五菱汽车、长安汽车(包括长安凯程、长安跨越)、远程商用车、图雅诺、上汽大通、江铃汽车、瑞驰汽车、东风汽车股份、开瑞新能源和厦门金龙。
与上月相比,五菱扬光继续排名第一,长安汽车(包括长安凯程、长安跨越)2868辆成绩升至月度销量第二,远程商用车2783辆微小差距位居第三;图雅诺同比增长48%,升至第四;上汽大通排名第五,同比增长26%;江铃汽车同比大增118%、进到第六。
2024年以来始终排名前五的瑞驰汽车,本月降至第七位;东风股份、开瑞新能源排名八九位;厦门金龙时隔3个月重回第十。
市占份额方面,五菱扬光市占率超过26%,长安汽车本月份额15.52%、比同期增加4%以上,远程商用车市场份额也超过15%。图雅诺份额增至8.94%、比同期提高近4%,上汽大通增加2.4%,江铃汽车市占率增加近3.5%。
累计销量榜:
五菱/远程/长安“三国杀”
福田/上汽/江铃蓄势待发
2025年1-4月,国内新能源轻客销量72281辆,同比增幅放缓到15.22%!
新能源轻客累计销量前十品牌依次为五菱汽车、远程商用车、长安汽车、瑞驰汽车、图雅诺、上汽大通、开瑞新能源、江铃汽车、东风汽车股份和鑫源汽车。
行业前十中,前8位与上月保持一致,东风轻型车升至第九、鑫源汽车排到了第十。
其中,有6家增速跑赢大盘!
五菱、远程是唯二累计销量超万辆企业。相比去年同期,五菱扬光增幅逐渐回落,增长226.53%;长安销量增幅39.77%,值得肯定。 传统轻客强企图雅诺、上汽大通、江铃汽车蓄势待发,保持两位数增长,在第二阵营保持追赶态势。
另据方得网获得企业信息:1-4月上汽大通国内轻客新能源渗透率从19%增加至30%。尤其是开年以来,纯电多功能车“大拿”市占率环比持续上升,4月销量同比大增66%、1-4月累计销量激增71%,成为移动经营、绿色城配的创富好伙伴。
省级区域销量榜:
广东降3成!重庆增长仍超300%!
2025年1-4月,全国31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新能源轻客市场,广东新能源轻客销量1.3万辆,同比下降31%,但仍大幅领跑全国;浙江升至第二位、江苏排在第三,累计超7000辆;排名第四的山东迈过5000辆大关,河南、安徽累销超4000辆。
虽然东南沿海区域增速放缓,但中部、西部、北部仍保持高速增长。
销量增幅100%上下的省份包括河南、安徽、重庆、北京、云南和辽宁。其中重庆同比增速304%格外醒目!
新能源轻客
将直面市场风浪
新能源轻客2025年一季度销售呈现直线上升态势,4月猛然向下,释放什么信号?
从近三年月度走势来看,2024年3月~12月,新能源轻客月销量保持2万辆以上,涨势迅猛;进入2025年,经过一季度整体增长,3月创造月度新高点之后,4月明显向下。
方得网分析认为,新能源轻客从政策驱动到进入市场化阶段,势必直面风浪洗礼。新能源轻客市场表现,自然会受到经济环境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4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1%,较3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然而4月销量下降,并不能改变轻客“油改电”升级的大方向,全年整体市场前景仍然值得看好。
综合PMI产出指数自2023年1月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济总体产出持续扩张,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总体来看全国物流业务需求仍保持扩张态势,供应链上下游联动回升,企业经营基本平稳,公路运输、电商快递价格稳中有升。
应该说,2025年“以旧换新”、公共领域电动化、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及保险等相关政策,对于新能源轻客、尤其是M1类明窗版VAN市场需求起到长期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路权、运营成本优势,加上货运平台驱动+商业模式创新,让城配物流场景“油转电”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产业链持续技术升级,新能源VAN系大电量、快充等渐成标配,有力解决续航焦虑与补能低效等使用痛点。
在双碳目标及绿色高效物流的推动下,城配物流结构重塑,新能源VAN系产品需求或将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