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卡下一个拐点是:2027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或将超50%。
目前,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成为商用车最亮眼的增长极。从2023年5.6%的起步,到2024年13.6%的翻倍跨越。这组数据背后,是新能源重卡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需求主导的深刻变革。基于这种态势,从2025年开始的三年内,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或许会呈现出逐年翻倍上涨的趋势。
当然,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突破,也不只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这是量的转折,更可以说是重卡行业新能源化进程加速的明确信号。重卡市场格局正在被重塑。“不改变就要被打”,传统燃油企业要时刻保持紧迫感。
技术为基石
三年内渗透率将升至50%
2023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为5.6%,虽占比相对较小,但已迈出坚实步伐。到了2025年,新能源重卡市场热度持续高涨;上半年已累计销售6.59万辆,同比增长194%,月渗透率平均达22.34%;其中6月份更是突破26%,市场表现极为亮眼。
笔者预测:2025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预计将达到25%左右,2026年进一步提升至35%。2027年,渗透率则有望超过50%,新能源重卡在重卡市场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当然,笔者认为,新能源重卡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背后离不开技术的持续革新。例如,新能源电池作为核心部件,能量密度不断提升,价格却大幅下降,此外,高速扁线电机能量密度的提升,大减速比少档位变速器的轻量化高效率,智能算法更先进的TCU、VCU控制器迭代推出等等,使得新能源重卡的购置成本,使用成本,维修成本等均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同时,充电时间大幅缩短,续航里程焦虑大为缓解,安全性能不断提升,有效解决了用户的使用痛点。
在智能驾驶领域,其与新能源纯电重卡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智能驾驶技术可实现新能源重卡长途运输减少一名司机,不仅降低人力成本,还能有效防止疲劳驾驶,极大改善司机劳动强度,显著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能,为新能源重卡的广泛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经济与环保
推动渗透率稳步上升
当然,技术基石之上,新能源重卡渗透率翻倍上涨,从来不是市场规律之外的偶然躁动。如今,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在算账时发现:选择新能源重卡,既是响应环保号召的必然,更是降本增效的明智之举。
这也正是其渗透率稳步提升的核心密码。
从经济效益角度看,重卡作为生产资料,与乘用车消费资料的属性不同,其运营成本和收益至关重要。目前新能源重卡车不仅在购置成本上大幅下降,另外在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上均大幅低于传统燃油车,以电费与油费对比,以及更低的零部件损耗计算,新能源重卡能为运营者节省大量成本,实现更高效的盈利。
尤其,在非道路宽体矿卡和一些特殊专用车辆上,随着大型化,电动化,智能化的市场刚性需求,其购置成本,使用成本,维修成本等全面优于传统燃油特种车。2025年上半年,已有矿卡行业头部企业(比如同力重工等),新能源电动矿卡(包括智能无人驾驶线控底盘),发展速度惊人,其新能源产品渗透率就超过了企业上半年销量的50%大关。
环保层面,一辆49吨传统燃油重卡的排放量相当于200辆乘用车,新能源重卡的推广使用能大幅减少碳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此外,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2%,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达42%,传统燃油重卡作为耗油耗能耗材大户,发展新能源重卡对保障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可有效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增强能源供应稳定性。
传统燃油企业未来如何走稳?
面对新能源重卡的快速崛起,传统燃油重卡及相关零部件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领域的高速发展,加速推进并积极谋划战略转型,以最快速度适应市场变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首先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将技术创新置于首位,投入更多资源研发新能源重卡技术和智能驾驶技术,以此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提升产品竞争力。具体而言,可加大对电动制动系统、电动转向系统、电池管理系统、高速多电机电驱动系统、集成电驱桥系统、电池安全防护技术的研发力度,同时探索智能驾驶在重卡领域的深度应用。
在产业布局方面,企业需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传统的油改电重卡即将被淘汰,因此要加快向真正的新能源重卡领域倾斜。通过改建或新建新能源重卡生产线、收购或重组合作新能源相关企业等方式,企业能快速切入新能源市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新能源重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整产业链的支持,因此传统燃油重卡企业还需加强产业链协同,主动与电池系统供应商、电驱动系统供应商、充电桩运营商、智能驾驶技术企业等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此外,由于新能源重卡的售后服务有别于传统燃油车,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售后团队,提供快速响应的维修服务以及电池回收与维护服务等,以此增强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新能源重卡行业已迎来发展黄金期,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策引导的多重推动下,正向着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向大步迈进。传统燃油重卡整车和相关零部件企业,只有抓住机遇、积极转型,才能在这场行业变革中站稳脚跟,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本文系李大开会长独家供稿。
简介: 李大开,系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国汽车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齿轮和电驱动协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