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得网 原创
未来几年,中国重卡市场总量面临玻璃顶,需求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
2022年12月15日,在第二届搜狐商用车新视界论坛上,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大中华区汽车行业核心领导方寅亮作了题为《黎明前的黑暗:重卡市场未来洞见》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未来几年,中国重卡行业势必迎来反弹,但市场总量面临玻璃顶,市场机会将更多来自于高端化、新能源、智能化与服务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请看方得网带来的报道。
重卡行业有望反弹
未来几年,重卡行业有望迎来反弹,但市场总量面临玻璃顶。
2022年,中国重卡行业销量下滑超50%,相比起2021年销量的140万辆减少70多万辆。方寅亮表示,这将是“黎明前的黑暗”,在重卡行业的周期性反弹以及中国的总体体量与韧性的支撑下,“未来几年,中国重卡行业将势必迎来反弹”。
不过,即将反弹的行情,并不能让人松一口气,未来竞争愈加激烈。“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重卡市场高度集中,前五大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超过80%,并正进一步提高。从未来趋势来看,头部企业优势明显,仍将保持领先地位;以欧美品牌为代表的全球企业,也正在加速对于中国市场的本地化,他们成为市场的新鲜血液;一些背靠乘用车集团的新能源企业,也将进一步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发力。”方寅亮表示,随着整体竞争的加剧与市场的高端化发展,一些聚焦低端市场的长尾企业将面临整合。
方寅亮亦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未来几年,中国重卡市场很难再次复制过去10年的快速发展模式,市场总量将面临玻璃顶,“市场机会,将更多来于高端化、新能源、智能化与服务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高端化与新能源化加速
未来几年,中高端、新能源重卡的占比将快速提升,这给市场带来一些新机会。
方寅亮判断,到2030年,中高端重卡的市场占比将有望达到30%左右水平,这里既有客户群体更为成熟、更为关注TCO的原因,也有监管制度更为严格带来的排放、安全性配置上的升级推动。
中高端重卡占比的持续上升,与客户群体变化紧密相关。“从客户结构看,车队客户比例将不断提升,到2030年,我们预计市场将有50%的需求来自于中大型车队。专业车队用户对重卡的性能与运营成本管控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车辆在性能、可靠性上将有更高的高端化需求,对TCO的综合竞争力也将提出更高的期望;另外,随着消费升级与司机年龄层的转变,个体运营户对座舱舒适度、智能化的要求也将逐渐增加,从而促进中高端重卡的发展。” 方寅亮表示。
未来几年,重卡新能源化速度也将加快。方寅亮表示,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基础建设的不断加速投入,新能源重卡的整体成本竞争力也将快速提升。“2030-2035年,新能源重卡将实现快速发展,到2040年有望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真正的市场主力。其中,短途与城市运输的新能源化将更为快速。”
麦肯锡判断,短期内,纯电动仍是新能源重卡的主要突破方向。“混动经济效益不突出,仅是在电池技术尚未成熟的过渡;氢燃料电池的路径将更为适配,但预计到2030年方能真正爆发。”方寅亮表示。
智能化与服务化机会来临
智能化与服务化,也将给未来重卡市场带来结构性机会。
方寅亮表示,由于场景的聚焦,高阶自动驾驶在重卡或有更为快速的发展,无人驾驶卡车不再是“十年后才会落地的”技术,高速“点到点”无人驾驶营运业务短期有望上线,具备经济竞争力的场景打造是关键。“在中国,V2I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加速自动驾驶重卡的发展,通过广泛部署V2I,扩大环境感知范围、打破单车算力限制,并通过将传感器和芯片等从车辆转移至基础设施与云端,将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自动驾驶重卡的价格。”
智能服务化,也将是未来需求新机会。“2021年,全球中重卡行业的总体利润池规模在120亿美元左右。面向2030年,新四化的技术投入、基建投入、包括市场压力、价格竞争等各类投入将让总利润池面对180亿美元的减少,而真正扩大重卡收入端润池的,将是解决方案与服务,其利润规模将达到90亿美元。”方寅亮表示,在包括中国的全球范围内,已涌现出多个商用车关键场景及数据变现价值举措。比如,在车辆与车队采购环节,数据与运营积累将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TCO计算与销售效率提升,并且进一步推动UBI和动态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的发展。
结束语:
在预判未来大趋势的同时,方寅亮呼吁,车企要做好“储备技术、推动发展、构建能力、重塑组织与文化”等功课。“面对黎明前的黑暗,中国重卡行业要真正实现创新突破,必须突破当前唯销量至上的困局,真正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机会,才能真正实现能力跃迁与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