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新车海悦如初见苏州金龙

方得网 2017-06-06 3915字

方得网  姚蔚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每年中秋临近时,我总能想起与苏州金龙的“初见”。

初见苏金人

对于我来说,初见苏州金龙的情境,终身难忘。

那是2005年的中秋。

初见

此前数日,笔者一直在江苏各个城市奔走,主要任务是对江苏的客车企业进行调查采访。彼时,江苏的客车企业有很多:苏州金龙、扬州亚星、亚星奔驰、中大客车、常隆客车、常州依维柯、牡丹客车、友谊客车。不过,能够接待笔者的企业却并不多。

不顺利的走访完全合情合理。因为那时,笔者进入《中国汽车报》才一年时间,不但是一名“小记者”,更是客车领域新人。对于客车领域的“生面孔”,大多数客车企业连大门都不让进。在不断碰壁,连续游走于江苏各个城市后,笔者终于从扬州坐大巴,来到了最后一站——苏州。

令人意外的是,一直被拒之门外的笔者,竟然受到苏州金龙的认真接待。同样素味平生,从未谋面,但苏州金龙接待媒体的负责人——周工,在打电话到报社确认完笔者身份后,答应了笔者的调查采访要求。

经历了长途跋涉的笔者住进了酒店时(依然记得酒店名叫得月楼),已是晚上。笔者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才想起来,这天是中秋(那时的笔者连续出差,真的好拼)。

海格‘’

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想起数天来的奔波,四处的“闭门羹”,在这个中秋的晚上,不禁有些顾自哀怜。就在这时,门铃响起,打开门,一个陌生人站在门口说,“我是苏州金龙的周工”,说着从包里拿出几块月饼,对我说道:“今天是中秋,给你带几块月饼”。我有些惊喜地看着周工,语无伦次、甚至有些结巴:“今天是中秋啊,下班了,您不回家去跟家人团聚吗?”

这就是我与苏州金龙人的“初见”,令我终生难忘。

此后的日子里,笔者跟许许多多的苏州金龙人打过交道。苏州金龙人身上,就如同笔者初见的周工一样,都有一种特质。这种特质,首先就是不官僚,不势力,不会对新事物拒之门外;其次就是能做主,或者叫有担当。很多事情跟苏州金龙的人沟通,他们一般都能够解决问题,而不像有些客车企业,总是要“问下领导”,问的结果或者不行,或者也就不了了之。

笔者思考过为何苏州金龙的人,往往是基层人员都能够解决问题,也许是因为一来苏州金龙没有大企业病,二来是员工都有着较好的主观能动性,愿意担责任,愿意为一些“没有规定”的事情去承担风险。

出口沙特的海格客车

出口沙特的海格客车

很多跟苏州金龙打交道的人,也许都能感觉到,苏州金龙的人没有架子,也很“善解人意”。这也许源自苏州金龙从成立就保持的“谦卑”特性。跟苏州金龙打交道,无论是行业新进入者,还是乙方,都不会感到苏州金龙的“店大欺客”。

同时,苏州金龙的人还很务实。苏州金龙无论是品牌活动,还是产品,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苏州金龙做很多事情,都很高效,没有那么多的层层审批,也没有太多虚的东西至此以后,每个中秋,笔者都会想起与苏州金龙人的“初见”,也时不时会在那个时候再次走进苏州金龙。

初见苏金厂区

第二天上午,笔者来到苏州金龙总部(也是厂区),这一经历更令人难忘。

媒体有句说法叫“盖大房,造大车”。笔者之前做过功课,知道自己走进的,在苏州高新区的这个总部,是苏州金龙新建的工厂,老的工厂在苏州虎丘附近。相比大多数的老牌客车企业,苏州金龙的厂区不止新,更透着现代化的气息。或许当时正是由于苏州金龙新建工厂的这个正确的决策,让苏州金龙从建厂时的中客王,成为后来大型客车领域的新锐。

海格厂区

厂区办公楼前的喷水池,嘟嘟冒着水,蕴含着着勃勃生机;厂区内的草坪,绿绿的,彰显着无限的活力。

走进宽敞明亮的办公楼,走廊一边是办公室,另一边是明亮的落地大窗。透过落地窗,窗外的草坪以及对面的工厂一览无余。

在初次参观中,笔者就感受到,苏州金龙,这是个年轻的客车企业,充满了青春活力和现代化气息。这里之前创造了客车行业的奇迹,之后也会一直在创造奇迹。

 纵然是岁月流转,时光飞逝。笔者每次走进苏州金龙,总是能深刻感受它的生机蓬勃。办公楼门前的喷泉总在欢快地歌唱,厂区的草地总是那样绿意盎然。从办公楼走到员工食堂,穿过一排花园小径,小径旁鲜花繁盛不断。

从苏州金龙食堂出来,笔者常常会站在花园边,闻闻那里的花香,看看如茵的绿地。这些无一不在显示: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厂,从不冷冰冰,一直暖洋洋的,富有人情味。

初见吴文文

如果说初见苏州金龙的员工,有些意外,那么初见苏州金龙时任总经理——年轻精干的吴文文,就更有些意外了。

当然,初见吴文文的惊奇,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年轻。身为苏州金龙总经理的吴文文,没有秘书。负责媒体接待的周工,同样负责办公室的各种行政工作。实际上,在苏州金龙,一个人身兼数职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苏州金龙自成立起,就以队伍精干高效著称。直到现在,在客车行业中,苏州金龙人都以机构精简、办事效率高而著称。

出口沙特的海格客车

出口沙特的海格客车

吴文文不但没有秘书,也很平易近人。即使对笔者这样一个新记者,都能面对面交谈。而吴文文的名片上,直接印着手机号,这跟其他很多老总也不太相同。在此后的岁月里,通过手机号找到吴文文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难忘初见吴文文,他面带微笑,坐在桌前,讲述着苏州金龙的梦想。那时的吴文文那样年轻,那时的苏州金龙,才刚刚开始一段传奇。

此后,就在这间办公室里,笔者每年能都听到,吴文文笑着讲述着苏州金龙的发展。

第二年,也就是2006年底笔者再次来到苏州金龙厂区,在吴文文的办公室,他笑着说道:“今年三条金龙,销售额预计分别是34亿元、35亿元、36亿元。”这一年,成立才不过8年的苏州金龙,在销售额上已经和老大哥厦门金龙、厦门金旅,不相上下了。

2010年底,同样是在吴文文办公室,笔者得知,苏州金龙当年的销售额预计可以达到70亿元,也就是2006年的两倍。也就是说,苏州金龙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将销售额翻了一番,这在客车行业堪称再次创造了奇迹。

海格1999-2015年销售额

海格1999-2015年销售额

不过,当2015年苏州金龙销售额要达到100亿元时,在吴文文办公室,那种轻松的笑容却在吴文文的脸上看不到了。当吴文文说起公交公司的款难收回时,当说起苏州的人力成本不断攀升时;当说起传统混合动力客车的补贴停止,这让辛辛苦苦研发的混合动力客车销售戛然而止时,并没有感到他的抱怨,不过此时他的微笑,已经不再那么轻松。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015年,在吴文文办公室的这次见面,竟然是最后一次相见。

都说人生若只如初见,笔者至今怀念2005年与吴文文的初见,那时的苏州金龙正是青春年少,那时的吴文文也许还未深刻领悟"江湖"的险恶。

初见苏州金龙新员工

2006年,又一个中秋到了,笔者忍不住又来到古城苏州,再次走进了位于开发区的苏州金龙。

这一天,恰逢新员工在工厂实习完成的毕业典礼。在典礼上,笔者跟这些新员工一起,聆听了吴文文的讲课。

隐忍

那一天,笔者听到了年轻人必须要有梦想,又必须要能够脚踏实地。听到了吴文文,讲到了年轻人要多学习,很多事情要学会“忍”。

也许就是这个“忍”,让吴文文“忍”了太多不能忍的事。不过,笔者仍然认为,那时上了一节终生难忘的课堂,也相信很多当时台下听课的新苏州金龙人,难忘这次课堂。

那天是中秋节,下午笔者和新员工们一起畅游了苏州的狮子林公园。这一天,同样让笔者终身难忘。苏州金龙里年轻的新员工们,在狮子林里畅游、合影,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这样的企业让他们自豪。

这些年轻人,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也许他们在苏州金龙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不过,希望他们能够在“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会依然热爱生活”,希望他们能够如同当年吴文文给他们上课的那样,足够坚强,能够成为苏州金龙继续前行的中流砥柱。

初见海悦

在2017年5月,北京的国际道路运输展上,苏州金龙的“新理念新征程”发布,笔者初见了海格新一代智慧客车——海悦。

海悦

海悦,既传承了海格的经典优秀基因,更融入了科技和现代感的创新元素。轿车化仪表台,环绕设计集成显示,开关按键按操作频次进行人机工程设计,通过大数据计算和实际的人体测试,上百次修改只为驾驶员的便捷操作。全车座椅加装USB接口,座椅根据人体乘坐曲线,采用多密度海绵,长久乘坐不会觉得疲劳,乘坐感觉舒适惬意。采用“MM设计理念”,乘客门踏步降低,乘坐空间更宽绰,后排座椅空间高度增加100mm,仿如VIP专区,改变了后排座椅因压抑感乘客不愿乘坐的现状。

不仅颜值高,乘坐舒适,还很经济。海悦应用海格EST发动机节油技术,结合大数据与发动机厂家共同打造黄金动力链,动力强劲,油耗更低,助力客户安全运营,降低运营成本。

海悦1

海悦到底是什么呢?海悦是苏州金龙深入研究大众旅游时代旅游用车需求,秉持斯堪尼亚海格品质理念,共享设计和制造团队,应用大数据优化整车匹配及零部件,利用云检验进行制造信息管控和产品品质管控的第一代大数据智慧客车。

人生若只如初见,每一秒都暗藏意外与惊喜,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与新奇。海悦,未来是否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呢?

结束语

转眼2017年夏季已到。今年的中秋前后,笔者依然想再到苏州金龙做一次访谈。再看看那宽敞明亮的工厂,厂里绿茵如织的草坪,闻闻房前屋后各色盛开的花朵;和苏州金龙人,谈谈智慧客车,谈谈海悦,谈谈斯堪尼亚海格,谈谈海格的未来之路。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