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7月销量超8万辆 涨42%!新能源又暴涨多少?

方得网 2025-08-01 1763字 0

7月份,中国重卡市场共计销售8.3万辆左右(批发口径,包含出口和新能源),同比增长42%,在同比四连涨的轨迹上,刻下了一道更陡峭的上升曲线。

8.3万辆的批发销量,只低于2020年7月的13.9万辆,成为近八年同期的第二高,在货运市场“车多货少”的新常态下,显得格外耀眼。而在终端市场,重卡的表现也可圈可点,7月份国内终端重卡销量也实现了同比上涨,预计同比涨幅超过20%。

图片5  

7月双引擎:

政策是主导,出口添助力

重卡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跑出了令人惊叹的 “加速度”。从4月6.5%的同比增速,到7月飙升至42%,这组不断跳升的数字背后,是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碰撞出的火花。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与出口市场的突破,构成了重卡市场增长的双引擎,其中,政策驱动是最核心的驱动因素,而出口市场的超预期表现则时“加了一脚油门”。

3月18日,三部委发布的老旧货车报废更新政策,如同为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截至5月底,全国各省的以旧换新细基本落地,形成了“政策落地 - 需求释放”的完整链条。在货运市场利润率持续走低的当下,差别化补贴政策有效降低了用户置换门槛,使得国三、国四车淘汰产生的更新需求,精准转化为新车购买力。

这种“政策催生需求”的模式,与2020年疫情后基建拉动的增长路径截然不同,更具可持续性。

出口方面,7月重卡出口同比增长超 20%,这一数字背后,是中国重卡品牌在“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持续渗透。随着国产重卡在可靠性、性价比上的优势凸显,出口已从“补充项” 逐渐成为整体市场新的增长极。

图片6  

细分市场:

新能源、燃气、柴油重卡各有变化

具体到细分市场来看,重卡市场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7月的数据显示,电动、天然气、柴油三大细分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勾勒出行业转型的多元路径。

新能源重卡在7月延续了年初以来的强势表现,终端销量突破1.5万辆,同比激增1.2倍,单月渗透率攀升至26%。这一数据创下7月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五个月销量超1.5万辆、连续四个月渗透率超23%、连续两个月渗透率超过26%的佳绩。

电动重卡之所以呈现爆发式增长,一方面是以旧换新政策明确向新能源倾斜,加速了老旧柴油车向电动化的置换进程;另一方面是电动重卡通过技术迭代,正在突破续航里程、充电效率等瓶颈,在中短途货运市场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也藏着暗涌。数据显示,7月电动重卡环比有两位数下降,这是因为6月份电动重卡突击上牌创下历史新高,对7月的销量产生了显著的提前透支效应,高渗透率背后,政策脉冲式刺激与市场真实消化能力之间,存在微妙博弈。

图片7  

7月,天然气重卡市场终于迎来一丝微光,终端销量环比基本持平,国内渗透率从6月的不足20%小幅回升至24%左右。油价上调带来的油气价差扩大,叠加北方地区(燃气重卡主销区)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成为这微弱反弹的主要推手。

但这缕曙光依然微弱,这已是天然气重卡连续第五个月同比大幅下滑。其市场表现与油气价差的波动高度绑定,本质上反映了这个细分市场的被动性和脆弱性。

图片8  

柴油重卡依旧是重卡市场的“基本盘”,在7月呈现出 “同比增、环比降”的特点,25% 的同比增速显示其仍具生命力,但超过25%的环比下滑也反映出市场调整压力。

柴油重卡的表现与整体市场高度同步,政策驱动的以旧换新需求是同比增长的核心动力,而 6 月冲量带来的透支效应则导致环比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在电动化浪潮下,柴油重卡并未走向衰落,反而在长途干线运输等场景中保持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存”的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成为重卡市场的常态。

图片9  

7月的良好开局,为三季度重卡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政策层面,老旧货车报废更新政策的效应将持续释放,叠加去年下半年重卡销量基数异常低迷,今年三季度重卡销量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几乎无悬念。

真正的考验,是政策驱动的“药效”逐渐消退后,重卡行业市场能否找到新的增长锚点——无论是出口市场的持续突破,还是新能源技术的升级迭代,都将助力行业从“政策依赖”走向“内生增长”。

责任编辑:杜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