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秘东风柳汽:以国家队担当铸就商用车智造新高度

互联网 2025-09-19 1196字 0

9月16日,央视财经《硬核智造厂》节目走进广西柳州,通过全景直播展现了东风柳汽71年的造车历程与发展成就。央视主持人与企业高层共同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了这家老牌央企从“开创者”到“变革者”的跨越。

图片94  

作为东风集团商用车板块的核心力量,东风柳汽坚持以国家队使命为引领,将工匠精神贯穿研发、生产、制造全流程,推动中国商用车从传统制造向智能智造转型。其最新产品乘龙翼威5纯电重卡,展现了企业在新能源技术与产品创新方面的硬实力。

图片95  

研发端,东风柳汽构建了“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发布”全流程闭环体系。以乘龙翼威5为例,其造型方案历经8个月、15次评审、5轮油泥模型优化、120多套内外饰方案及50多次研讨,深入50多个运营场景,收集1500多条用户反馈,精准攻克轻量化、防水、脱困等行业痛点。这种以用户运营场景为核心的正向开发模式,推动行业从参数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图片96  

制造环节实现“精益智造”。冲焊车间采用激光拼焊与高强钢材料,一次下线合格率超98%;焊装车间136台机器人兼容百种车型,车身通过欧盟ECE R29认证;涂装应用水性3C1B工艺,结合光伏供电与中水回用,实现绿色低碳制造,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智造模板。

图片97  

企业自建试验场可模拟60万公里真实路况,并配套“三高”测试基地,支持-30℃高寒、40℃高温、4500米高原等极端环境测试,填补南方商用车全场景试验空白,显著提升研发自主能力。

图片98  

在突破“卡脖子”技术方面,东风柳汽攻克5000吨重型压力机控制系统,打破国外垄断,提升车架加工质量,节约技改费用600余万元。在智能驾驶领域,企业推出“车-路-云”一体化电动物流车,实现无安全员常态运营,并在北海铁山港实现无人与传统集卡混行,为智能商用车落地树立标杆。

图片99  

全球化布局方面,东风柳汽推行“乘风双擎计划”,投入200亿元于亚非建设9大智能制造基地,组建本地化团队,实现4周快速交付,目标2030年海外年销30万辆,推动中国商用车从产品出口向产业出海升级。

图片104  

企业始终秉持“自立自强、创优创新、同心同德、为国为民”的精神,将用户价值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通过全生命周期服务、应急支援、金融支持等多措并举,切实助力用户创富。同时,“望子乘龙”公益计划已资助23位卡友子女入读双一流高校,为近1500人提供奖学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产业运输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光伏发电年超5000万度,覆盖65%生产用电,实现“双碳”目标与企业运营的双赢。

图片105  

结语:东风柳汽通过扎实的工艺、前瞻的布局和深厚的责任感,不仅彰显了其在商用车智造领域的硬核实力,更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央企担当,持续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柳汽力量”。

责任编辑:杜玉娇

数据

更多>

原创

更多>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