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成色十足!9月重卡销量10.5万辆,同比暴涨82%,上演六连涨。
“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重卡市场狂飙,交出了一份让人惊喜的答卷,让“金九”成色十足:9月销量10.5万辆,环比涨15%,同比暴涨82%!
从近八年的重卡销量来看,9月10.5万辆的成绩,仅次于2020年9月的15.1万辆,坐稳近八年来9月销量第二高的位置。
1-9月累销破82万辆,六连涨跑出“加速度”
累计来看,今年1-9月累计销量已突破82万辆,同比增长20%。按照这个势头,110万辆的全年目标已是触手可及。
通过观察1-9月的市场轨迹,就能发现一条“V型反弹—温和复苏—加速上行”的曲线,特别是4-9月的增长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度”态势。从4月份的6.5%增长,到9月份的82%增长,增速几乎每个月都在扩大。这种连续六个月的加速增长,在重卡行业发展史上并不常见。
值得关注的是,批发销量与终端销量形成了良性互动。4月份,国内交强险口径的重卡终端销量一举扭转了3月份的同比下滑态势,实现了同比上涨6%,5月份同比增长18%,6月份同比增长47%,7月份和8月份分别同比上升39%和66%;到了9月份,终端销量同比增速扩大到96%。
批发与终端销量的同步增长,表明这轮复苏不是简单的库存回补,而是真实需求的持续释放。
“金九”狂飙,是政策、需求与出口共振的结果
重卡市场从4月加速上行到9月狂飙,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振。
从政策端看,三部委3月18日发布的"老旧货车报废更新政策"直接拉动了新车需求,截止到5月底,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的货车以旧换新细则都已完成落地。因此,5月中下旬直至9月,这一政策对重卡新车市场都保持了较为稳定的促进作用。
在市场端,9月是秋收季,工业生产也到了“冲刺三季度”的节点,再加上“十一”假期前的备货潮,公路货运迎来传统小旺季,为用户购车提供了直接动力。
出口方面,中国重卡在性价比、可靠性、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正在海外市场形成持续竞争力。下半年以来,我国重卡出口也保持了稳健增长,9月份重卡出口批发销量预计同比上涨6%左右,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出口的稳健,也给重卡的销量加了把劲。
细分市场:天然气重卡、新能源重卡、柴油重卡“三足鼎立”
在整体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细分领域的表现也值得关注。今年9月,天然气重卡、新能源重卡、柴油重卡都在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9月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同比暴涨近1.4倍,环比增长30%以上,渗透率从25%上升到26%-27%,而且8月刚结束“五连降”颓势(同比+36%),9月即实现环比同比双增长,堪称强势逆袭。
天然气重卡能逆袭,一方面是上年同期基数低;一方面是油气价差稳住了(LNG气价仍在下降),直接降低了使用成本,这也是核心的原因,再加上北方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天然气重卡的主销区一直在陕西、内蒙古、河北等北方省份),直接拉动了市场需求。
9月新能源重卡终端销量超过2.2万辆,同比增长1.85倍,环比增长27%,创造了历史纪录,单月的行业渗透率在26%-27%左右,几乎和天然气重卡持平。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追上天然气重卡,说明它已经不是“尝鲜品”了,而是真的在替代传统柴油车。
过去,新能源重卡主要靠政策补贴推动,但今年的爆发,则是因为市场验证了它的经济性。中短途货运是新能源重卡的"黄金赛道",因为这类运输距离短、充电方便,且运营成本低;再加上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旧车置换电卡"需求,新能源重卡的市场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在长途运输、重载运输等场景,柴油重卡仍是不可替代的选择。而且,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进,很多车主在淘汰老旧柴油车时,会直接换购新车,而非转向新能源或天然气。
柴油重卡的增长,不仅反映了传统市场的韧性,也说明了政策红利的全面覆盖——从老旧柴油车淘汰,到新车置换,整个链条都得到了激活。
从细分市场来看,当下的天然气重卡、新能源重卡和柴油重卡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柴油重卡占长途干线,天然气重卡占北方中长途,新能源重卡占中短途货运。这种多元化技术路线并存的格局,有利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重卡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强劲复苏释放出积极信号。9月的“六连涨”和“10.5万辆”,不仅仅是一组数据的改善,更是信心恢复、需求复苏的直观体现。
当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契合,当技术进步与成本优化共进,重卡行业站在全年冲击110万辆的新起点上,正在经历一场向绿色、高效转型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刚刚拉开序幕,重卡市场的精彩,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