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得网 原创
当前,纯电动公交已近乎100%电动化,但座位客车的电动化率却迟迟未突破30%——问题出在哪?是续航不够?是安全不足?还是整体体验无法媲美燃油车?
9月15日,比亚迪全新一代e-BUS平台3.0正式发布,同时全新客车C11上市,标志着比亚迪电动客车技术进入第三代突破性发展阶段。新平台及首款车型能否真正实现“电比油强”,彻底改写座位客车市场格局?
请看方得网来自现场的深度报道。
三代平台,持续跨越
“新能源商用车,从来不是‘跟风’,而是‘坐冷板凳’;不是‘鲁莽’,而是战略定力。”比亚迪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田春龙在致辞中,如此形容比亚迪电动客车17年来的艰难起步与持续突破。
回顾2009年,国家启动“十城千辆”计划,比亚迪同年收购长沙三湘客车厂,正式拿到客车“准生证”。田春龙坦言:“起步异常艰难。”没有成熟配套、缺乏充电设施、无可借鉴模式,但比亚迪坚持“啃硬骨头”,反复调试三电系统,进行上百次碰撞测试,最终于2010年推出首款纯电动大巴K9,属于e-BUS平台1.0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此后,比亚迪创新推出“融资租赁、车电分离、充维结合”的“深圳模式”,逐步赢得市场信任。2011年,K9在大运会实现规模化运营,最远行驶里程突破59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4圈以上,成功实现商业化、规模化运营。
2017年,深圳成为全球首个公交全面电动化城市,比亚迪累计推广纯电动公交1.6万辆,“深圳模式”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如今,比亚迪商用车已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400多座城市,销量超过16.5万台,新能源客车出口连续两年位居第一。
但行业仍有痛点:座位客车电动化率低、充电设施不足、续航焦虑等。为此,比亚迪推出全新一代e-BUS平台3.0。
田春龙表示,e-BUS平台历经三次迭代:第一代解决“有无”,第二代实现“安全可靠”,第三代则要“全面超越燃油车”。“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更新,是我们对‘加速客车电动化’承诺的兑现。”
平台3.0,重新定义安全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这一直是比亚迪的造车信念。比亚迪商用车研究院院长彭旺表示,“全新一代e-BUS平台3.0”,正是以“颠覆性体验”重新诠释电动客车的安全、高效与智能。
电池安全始终是用户最关心的话题。2020年,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具备“本征安全”,轻松通过针刺测试。但彭旺指出,“电池仍像一个宝宝,需要整车层层保护。”因此,团队开始思考如何让电池“反向赋能整车”安全。
答案就是“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这是全球客车行业首次将动力电池与底盘骨架进行深度融合设计。电池直接嵌入车架,“与底盘融为一体,就像形成一整块大钢板”,大幅提升整车刚度。“电池从此不再是安全的负担,而是成为了整车安全的担当。”
为匹配客车需求,比亚迪还新开发了“客车专用刀片电池”,极耳设计在两侧,实现上表面承重。这款电芯尺寸最长、容量最大,整个电池包具备“十层防护”,可通过“50吨重卡碾压”“超四倍国标挤压”等极端测试。
CTC带来的是划时代的安全提升。以12米公交为例,侧倾角提升至全球最高的44度,底盘扭转刚度提高4倍,电池侧碰能量降至原五分之一。同时,该技术还实现更高电量、更低自重和更大空间。12米低地板公交可布置509度电,为全球最高;旅游客车则可释放510升行李舱空间,相当于多放15个登机箱。
平台还搭载行业唯一的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能在100公里时速下实现爆胎稳行,解决“百年难题”。彭旺表示:“技术有价,安全无价。哪怕概率只有1%,也值得我们付出100%的努力。”
C11致力“电比油强”
作为e-BUS平台3.0的首搭车型,全新纯电动客车C11正式亮相。比亚迪商用车研究院产品总监黄炽浩表示,目前座位客车电动化率“未突破30%”,主要原因在于现有产品竞争力不足。而C11的目标,正是打造一台美观、安全、舒适、经济、智慧的全能车型。
C11由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艾格操刀,前脸为“龙颜”造型,尾部配备“C形贯穿式尾灯”。车身提供四种自然灵感配色,其中“幻海蓝”如雨雾中的大海,深邃美妙。五层油漆工艺带来镜面光泽,高级感十足。
内饰则提供“鎏金岁月”和“星际航线”两种主题,搭配环绕氛围灯,营造出乘用车般的质感。但真正让C11脱颖而出的,是极其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得益于CTC技术,C11实现“油电同方,不亏舱”,行李舱空间达7立方米,可放下“105个20寸行李箱”。上下车台阶低至185毫米,比行业优秀竞品低45毫米;通道宽度达600毫米,为同级最大,“可让两人侧身轻松通过”。
安全方面,C11继承平台基因,采用专用刀片电池和CTC技术,车身使用3纵9横封闭环设计,高强钢比例100%。它成为国内首个通过“六维电安全认证”的客车,涵盖充电、电磁、功能、高压、电池、消防六大维度。
C11还标配“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驾驶员失能辅助系统,以及国内首搭的BSIS侧向盲区监测和MOIS前方盲区监测系统,主动安全配置行业最全。
围绕“六感享受”,C11在观感、触感、嗅感、温感、听感、体感上全面升级:高透光玻璃、环保内饰、无菌空调、20多项降噪技术、以及行业首搭的“云辇A智能车身控制系统”,让过减速带如履平地。
续航方面,C11提供多电池容量可选,最大“593度电”版本续航达730公里。它还标配两档集成桥,爬坡度超25%,并首创“满电辅助制动技术”,解决山区长下坡刹车过热问题。
“这就是我们全新的C11,”黄炽浩总结道,“在e-BUS平台3.0加持下,全面超越燃油车!”
从K9到C11,从1.0到3.0,比亚迪商用车的17年,是中国新能源客车行业的缩影。曾经被质疑“能不能成”,如今已在全球成为“中国智造”的名片。
第三代e-BUS平台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一场体验革命。它以CTC重新定义安全,用TBC攻克百年难题,凭C11证明“电比油强”。正如田春龙所说:“产业布局和产品投放要有超前和领先的战略支撑。”
比亚迪,已经奔跑在电动客车下一场变革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