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百佳黄高成: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未来三年破50%有挑战 四季度将迎新高

方得网 2025-09-12 2550字 0

方得网 原创

三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达到50%,能实现吗?

李大开、曾毓群、师建华等多位行业专家以及解放、远程等企业领导均公开预测,三年内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有望突破50%。

这一观点,特百佳怎么看?

1  

特百佳董事长黄高成在近日接受方得网专访时表示,“未来三年新能源重卡达到50%渗透率,我觉得有机会,但充满了挑战。”

三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能否超50%?

2025年,新能源重卡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1-8月,销量达到9.78万辆,渗透率突破22%,同比增速高达185%。

新能源重卡市场的渗透率也连年翻倍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为0.2%,2023年则增长至5.6%,2024年全年渗透率达到了13.6%。

行业的增长,同样给特百佳带来了机遇。

黄高成透露,“2025年整体新能源重卡发展比预期的更好,特百佳的销售表现也节节攀升,上半年整体发货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了。尤其是第四季度,我认为还会有新的高峰。”

黄高成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绿色浪潮之下,重卡新能源化已经不是是否到来的问题,而是以多快的速度到来。”

微信图片_20250912111322  

孟子将天时、地利、人和定义为临战制胜的三大要素。在新能源重卡的发展道路上,政策、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协同正好诠释了行业爆发所需要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天时”,是抓住了时代的风口。任何成功的逆袭,都离不开大势所趋。新能源重卡乘着国家政策的“东风”快速起飞,此为“天时”。政策层面,“以旧换新”、购置税减免、财政补贴等,极大地刺激新能源重卡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动力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新能源重卡的初期购置成本已不再是用户的主要顾虑。

基础设施的快速布局,为新能源重卡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地利”条件。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网络。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数量1610万个,是“十三五”末的9.5倍。

“人和”是企业和生态同步发力,通过产业链各方的协同努力和市场终端的广泛认可。目前,搭载特百佳动力总成的新能源重卡品牌企业近30家,搭载特百佳动力总成的新能源重卡已在国内300多个城市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15亿公里、单车最长运行里程超60万公里。

据了解,特百佳与新能源重卡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包括跨界连续拿下新能源重卡销量冠军的徐工重卡,传统重卡龙头企业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集团、福田汽车等。

正如黄高成所说,重卡新能源化已不是“是否会来”的问题,而是“以多快速度到来”的情形。

4年渗透率增长近40% 难点在哪?

若要达到未来三年突破50%的目标,意味着在短短四年内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需要增长近40个百分点。

这个目标难吗?

黄高成表示:“行业爆发式增长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但如何实现未来三年50%渗透率这一目标,需要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最大的难点在于技术、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协同。

黄高成表示,“新能源重卡目前仍有技术瓶颈仍需突破。用户对重卡的续航里程、动力性、可靠性要求极高,这倒逼产业链必须在电驱动技术上持续创新。”

双电机  

同时,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场景目前仍局限在矿区、港口、中短途运输等特定场景,要向干线物流等更广泛领域拓展,需要解决更多技术难题。

而针对这些难点,特百佳均有布局。尤其是在核心技术产品迭代方面,特百佳提前布局,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面。

新能源重卡的核心是“三电”系统,而动力驱动总成电机、电控、变速箱更是车辆的“心脏”。作为零部件企业,特百佳要做的,就是不断迭代技术。

在行业发展初期,特百佳是国内首家开发纯电动重卡专用永磁同步电机和专用四档AMT自动变速箱的企业,实现了新能源重卡“场景化专用”从0到1的突破,建立了整个行业的技术门槛和性能标准。

针对新能源重卡“性能与成本”的核心矛盾,特百佳的又面向国内市场首家开发纯电动重卡电机电控自动变速箱三合一总成。

产品历经4次迭代,让特百佳在新能源商用车驱动系统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可满足14吨-180吨卡车的运营需求。

黄高成表示,“特百佳已经在行业内率先成功完成了覆盖重卡和工程机械的高速电机平台化产品布局,其中,特百佳的双高速电机中央驱动系统凭借其轻量化、高效率、灵活配置等的产品优势已经成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推动了行业内同级产品的技术迭代和升级。”

旷世  

针对新能源重卡运营场景边界的不断拓宽,特百佳也推出了差异化的产品来迎战。黄高成举例说明,“特百佳最新推出的矿用车多电机驱动系统-旷世,通过多电机高效运营,可实现在矿区复杂路况下动力不中断,大幅度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目前,我们这一款产品已经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矿区等新能源矿用车上批量使用。”

电驱桥与中央驱动桥谁是“终局”?

有观点表示,未来在新能源重卡上,电驱桥的占比将达到90%以上,中央驱动桥则将被替代。

特百佳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黄高成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电驱桥和中央驱动将长期并存,而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

他分析指出,电驱桥技术目前尚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在没有经历过大批量、长里程的运营里程经验的积累,电驱桥产品的稳定性仍值得进一步观察。”

电驱桥  

黄高成表示,“从底层逻辑来看,新能源重卡用户最终追求的是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而中央驱动已经过多年验证,至少有3-5年以上投放运营时间,从产品性能稳定性已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电驱桥与中央驱动的区别在于电驱桥更加紧凑,更加集成化,在效率上更有优势。黄高成认为,“如果电驱桥产品能够在市场中快速打磨,经历更长的市场检验,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这两种产品并非对立,而在于用户对于产品性能、稳定性、经济性的选择。”

2  

正因如此,黄高成认为,未来新能源重卡动力链的竞争关键点就是产品可靠性、经济性和适应性。他透露,特百佳在这两方面都有布局:“我们在电驱桥上面也做了很多迭代的产品,从市场角度做研发,哪个更有竞争力,哪个更有市场需求,我们就推出哪个产品。”

责任编辑:杜玉娇

数据

更多>

原创

更多>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