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一汽车

方得网 2025-09-10 1652字 0

方得网 原创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突破50%,或许用不了三年时间。”

13311757404487_  

8月27日,零一汽车创始人、CEO黄泽铧在接受方得网专访时,作出这一大胆预判。他指出,随着电动重卡经济性优势愈发明显,传统重卡将迅速被替代,“这不是政策推动,而是用户自己算明白了账。”

请看方得网带来的深度专访。

渗透率或很快破50%

尽管此前不少业内人士对新能源重卡渗透率能否突破50%持保留态度,但今年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远超预期。新能源重卡何时能像乘用车一样,迈过50%的临界点,成为当下行业关注的新焦点。

13321757404526_  

目前,新能源重卡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交强险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新能源重卡销量达9.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79%,渗透率突破22%,增势迅猛。回看历史数据:2020年渗透率仅0.2%,2023年为5.6%,2024年达13.6%,渗透速度逐年加快。

那么,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到底何时能突破50%?

黄泽铧给出极为大胆的预判:“我们认为,近半数传统燃料重卡在三年内就将主动置换为电动重卡。按全国重卡保有量约800万辆计算,未来三年或将有接近400万辆重卡完成电动化切换。”

“这样算下来,未来三年,电动重卡年均新增量将超过100万辆,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在他看来,到2028年,新能源重卡占当年总销量的比例,极有可能超过50%。

13331757404529_  

他还强调,“在电动重卡已能胜任的运输场景中,我们相信其渗透率最终将接近100%。也许有1%-5%的客户因特殊原因不会购买,但超高渗透率是必然趋势。”他进一步解释,“一旦电动重卡全面拉低运输成本,进而影响整体运价,柴油车和燃气车的成本线将高于市场运价,失去生存空间,用户自然会主动换车。”

黄泽铧表示,随着电动重卡大规模置换峰值的到来,整个行业可能会面临产能不足的挑战,包括动力电池、电驱桥等产业链供给紧张。

预判背后的逻辑

黄泽铧坦言,这一判断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清晰的商业逻辑与市场切分。

“公路运输市场其实只分两类:一类是电动车能干的,一类是电动车目前不能干的。”黄泽铧表示,创业初期团队就非常明确,中短途运输是电动重卡的优势战场,长途运输则尚未完全突破。比如从哈尔滨运啤酒到广州,目前确实还不适合电动车。“但在它能覆盖的运输场景中,电动车已具备碾压性优势,它就是这个细分市场的终极产品。”

13341757404532_  

黄泽铧认为,从产品进化维度看,电动重卡也展现出代际差异。“如今再看传统柴油重卡,仿佛上个世纪的产品:噪音大、操纵性差,甚至还有很多手动挡车型——司机舒适性差,体验感完全落后。”

黄泽铧进一步表示,更关键的是成本端上的差异。“零一电动重卡实际能耗约1度电/公里,按电价计算每公里成本不到1元。而传统柴油重卡百公里油耗通常在35-40升,以柴油价约7元/升来计算,每公里油耗成本约3元;天然气重卡运营成本再低,每公里气耗成本也要2-3元左右。”

他特别提到,“我们原先测算还偏保守,实际运营中不少客户每公里电费甚至低于6角,极端情况下仅3角。3角对3元,相差十倍——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运营成本。假设我是一名车队老板,用高出五倍成本的车去参与运输竞争,能撑多久?运输行业本就利润微薄、竞争激烈,属典型买方市场。一旦运价继续下探,油车的成本线根本扛不住。”

13351757405052_  

“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无论是车队还是司机,可能连半年都撑不下去。置换电动重卡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黄泽铧强调,一旦运价被电动重卡拉低,很多用户将不得不将传统燃料重卡置换为电动重卡,重卡新能源化进程将持续提速。

 

由此可见,黄泽铧的判断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用户账本的深刻理解。新能源重卡不止是环保的选择,更已是“更赚钱”的选择。一旦经济性被广泛验证,替换潮必将如浪潮般袭来。

50%的渗透率,或许还只是个开始。正如他所言:“不是预测有多大胆,是账自己会说话。”对于还在观望的运输人来说,或许现在就该好好算下成本账。

责任编辑:杜玉娇

数据

更多>

原创

更多>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