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得网 原创
无锡研发中心落成,一汽解放开启创新领航新篇章!
10月18日,一汽解放无锡研发能力提升项目正式竣工。作为解放“四国九地”研发布局的关键落子,无锡研发中心总投资4.23亿元,建筑面积超4.5万平方米,将聚焦动力总成技术创新,也将承担起提升一汽解放整车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任务。
请看方得网的现场深度报道。
战略布局关键落子
在竣工仪式上,一汽解放董事长李胜指出:“该项目的落成,是优化创新布局、增强创新能力的新起点。”他强调,“这不仅契合解放动力总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将成为提升一汽解放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李胜回顾了一汽解放与无锡市长期以来的紧密合作。他指出,除了动力总成事业部扎根于太湖之畔,致力于商用车后市场绿色循环发展的“解放绿动”项目也落户于此,共同构成驱动一汽解放稳步前行的强大引擎。
展望未来,李胜明确了发展方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汽解放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融入全体系、全链条,加速向‘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迈进。”他特别对动力总成事业部提出期待,要把握时代机遇,立足新起点,坚持高水平制造与可持续创新并重,打造卓越的总成产品,持续支撑一汽解放整车竞争力的提升。
一汽解放副总经理王志宇的致辞则从战略高度阐述了项目的深远意义。他回顾了两年前的9月26日,在这同一块土地上主持动力总成厂奠基仪式的场景。“整整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共同见证研发大楼的竣工,这是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他指出,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作为解放整车的‘核心支柱’,动力总成产业的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复杂环境中突围。2023年,为构建‘智慧动力域’体系,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无锡研发项目应运而生。”
“这是一汽解放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也是完善全球研发布局的关键一步。”王志宇强调,该项目将充分发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无锡的产业基础,建设国际一流的硬件设施与研发体系,进一步巩固解放动力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提升一汽解放整车的核心竞争力。
三重D型楼寓意深远
在项目介绍环节,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欲晓以详尽的数据和生动的阐释,揭示了这座研发大楼的设计精髓与技术内涵。作为项目的亲历者和推动者,他的解读让现场嘉宾深入理解了这一标杆工程背后的创新思维。
李欲晓介绍,项目总投资4.23亿元,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建筑结构高度为59.26米,装饰总高度为71.18米。他特别解释了这两个数字的寓意:“5926象征着事业部的发展基石;7118则代表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高质量发展,一起发达。”
研发大楼最具辨识度的“三重D字型”外观被赋予了深刻内涵。“三个‘D’分别代表‘Design(设计)’、‘Development(发展)’和‘Digitalization(数字化)’。设计是企业的核心,发展代表产品领先,数字化则是所有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李欲晓解释道。
在绿色环保方面,大楼整体按照建筑绿建最高标准三星级建设,同时采用智能安防、智能环境管理等系统,打造智慧研发办公场景。“这不是普通的办公楼,而是集研发、测试、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李欲晓补充道,“我们提前布局,建成了国际测试台架,满足开发更低排放、更绿色国际产品的需求。”
他还特别介绍了国内一流的非道路发动机环境仓:“这个环境舱能够提供零下45度到60度、海拔0到5500米的环境模拟,覆盖从平原到高原、从高寒到高温的全球工况,将大幅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并降低开发成本。”
项目的价值不仅限于硬件升级。李欲晓总结道,该项目彰显了三重价值:一是树立行业引领,通过国际一流设施设立新标杆;二是夯实产品创新基础,以先进研发条件推动技术突破;三是发挥品牌窗口效应,打造一汽解放在长三角的创新中心和展示窗口。
这座研发大楼的竣工,不仅是一汽解放研发能力在物理空间上的提升,更是企业创新文化和技术自信的生动体现。从设计理念到建设标准,从功能布局到技术内涵,每一个细节都折射出一汽解放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
在仪式尾声,主持人提醒大家“天晴了”。恰如这天气的转晴,一汽解放无锡研发能力的全面提升,也为企业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上拨开迷雾、指明了前路。这座矗立在太湖之滨的研发新地标,不仅是解放研发体系的一块重要拼图,更是其面向未来、决胜市场的一枚关键落子。
接下来,就看解放动力如何在这片新的土壤上,开花结果,真正“一路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