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能源客车出口排行榜:宇通“连冠” 比亚迪第二 远程环比大涨35倍

方得网 2025-10-26 1899字 0

方得网 原创

2025年9月份中国新能源客车(3.5米以上)的出口数据出炉了,市场在8月份“双下滑”之后并没有反弹,让人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9月份,新能源客车出口1548辆,同比下滑14.90%,环比仅微增0.19%,而1-9月份,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总量为12588辆,同比增长35.04%。

乍看之下,这似乎是“退潮”的信号。那么,在上半年连续数月的高歌猛进之后,新能源客车出海的步伐是否正在放缓?市场会掉头下走吗?

1  

9月同比下滑,是短期波动还是趋势转折?

从近两个月的数据来看,新能源客车出口情况的确让人担忧,但是从前九月来看,中国新能源客车累计出口12588辆,同比增长35.04%,表明了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更重要的是,中国新能源客车的全球优势并未削弱,在电动化产业链完整性、制造成本控制能力、技术研发以及产品多样性方面,中国车企仍保持着明显竞争力,这是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长期向好的基本支撑力。

9月的市场表现,可以视为合理的市场波动。客车出口有着“批量大、周期长、波动性强” 的特点,一批大额订单可能集中在某个月份交付,推高当月数据,而后续月份则自然回落,这种周期性波动在客车出口领域并不罕见。

2  

9月榜单:宇通强势领跑、远程/奇瑞万达突进

9月份整体出口承压,各家企业的表现又怎样呢?

3  

宇通以644辆、同比大增218.81%的成绩,再度登顶,实现8-9月“两连冠”。9月份的市场份额较8月份提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了41.6%,强势托举市场。

宇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布局,已进入“收获期”。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宇通客车的产品质量和品牌有着高度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宇通已从“卖车”转向“提供公共交通解决方案”,包括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系统、培训服务等,形成高壁垒的综合竞争力。

4  

比亚迪也是稳重有进,以364辆位居第二,同比增长39.46%,市场份额23.51%。凭借着“三电”的技术优势,比亚迪在国际新能源客车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苏州金龙(海格)从8月的第五跃升至第三,出口136辆,环比增长47.83%,市场份额相比8月份提升近3个百分点,达到了8.79%。

9月出口量过百辆的还有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和金旅客车,它们的销量分别为108辆、101辆,排名为第四和第五。

在增幅方面,不超过4家企业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部分后排企业表现乏力,市场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当龙头企业凭借品牌、渠道、服务网络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时,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

5  

还有两个极端案例值得注意。

奇瑞万达以1033.33%的同比增幅位居增长榜首,但绝对量仅34辆;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则创造了3500%的环比增幅,是前十强中唯一环比增幅超100%的企业。这两家企业都属于“高增长低总量”的情况,这种爆发式增长,往往与特定订单的集中交付相关,其可持续性仍需观察,真正的增长应是“量”与“质”的统一。仅靠短期订单冲量,难以构建长期竞争力。

1-9月:比亚迪稳坐头把交椅,中通爆发/远程涨11倍

从1-9月来看,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的整体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6  

比亚迪以3350辆的出口量、26.61%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且是唯一出口量超3300辆的企业。

宇通以2393辆位居第二,但同比增长58.79%,远超比亚迪的37.13%。其市场份额从前8月的15%左右提升至19.01%,与比亚迪的差距正在缩小。

中通客车以1329辆位列第三,同比大增301.51%,是前十三强中增幅最高的企业,市场份额10.56%。中通这一爆发式增长,源于其聚焦“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的战略选择,在中东、非洲、中亚等地,以高性价比、强适应性产品打开局面。

厦门金龙和苏州金龙出口量均破千,分别为1054辆和1023辆,市场份额分别为8.37%和8.13%。

7  

在前十强企业中,8家企业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以1151.72%的同比增幅位居增长榜首。其他增幅翻倍的企业还包括中通客车(301.51%)、开沃汽车(522.78%)和中车电动(106.02%)。

从市场份额来看,前三强占据了超过56%的份额,前五名占据了约73%的份额,第一名的比亚迪更是第十名的福田欧辉的10倍以上,这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出口表现,越来越依赖少数头部企业的订单执行节奏。当头部企业集中交付时,数据亮眼;一旦其进入交付间隙,全行业数据便迅速“失速”。这种高度集中的依赖性,使得行业整体出口数据的稳定性下降,抗风险能力减弱。

8  

结语:

9月份新能源客车的出口量虽然出现了波动,但是从1-9月的整体情况来看,仍然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新能源客车出海,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对于企业而言,短期的销量波动不足为惧,那些在产品、技术、服务上构建起"护城河"的企业,定能在这场长跑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责任编辑:刘鑫

数据

更多>

原创

更多>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