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得网 原创
2025年已过半程,客车上市企业密集交出“期中答卷”,并对下半年行业走势给出预判。
近期,宇通客车、中通客车、金龙汽车、安凯客车等主流客车企业陆续发布2025年中报。多家企业在报告中提示,下半年客车行业仍将面临需求疲软、竞争加剧、海外不确定性等多重挑战。
方得网结合中报内容,对下半年行业风险进行系统梳理。
风险一:公交客车市场复苏缓慢
宇通客车在中报中明确指出,地方财政收支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公交企业经营状况未见明显好转,部分区域公交市场需求不足。这一判断折射出当前公交采购仍高度依赖地方财政支持的行业现实,在财政压力下,传统公交客车市场复苏动力依然较弱。
应对方面,宇通提出两大策略:一是成立专职政策研究组织,联合外部咨询机构加强对宏观与行业政策的研判,帮助客户用好用足政策工具、抓住潜在机会;二是深入客户运营一线,针对其转型需求开发更贴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发展多元化业务,跳出单一公交运营模式。
风险二:公路客运市场或继续萎缩
中通客车在中报中提示,随着出行方式日趋多元,公路客运市场存在进一步萎缩的风险。高铁、民航、网约车、私家车等替代方式仍在不断分流传统客车客源,尤其对班线客运、城际出行等场景冲击显著。
为此,中通客车强调将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强化对客户运营需求的洞察,积极布局仍有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提供从车辆到运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优化渠道与服务资源投入,系统性提升产品与品牌竞争力。
风险三:行业竞争白热化
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已成为客车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宇通客车在中报中坦言,这些问题导致行业整体竞争不断加剧。为突破红海竞争,宇通制定了多维应对方案:一是加强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推出差异化产品与解决方案;二是推动大中型客车加速向电动化、智能网联化、高端化转型;三是进一步密切客户关系,协助客户探索全新发展模式,改善经营效率,促进订单转化;四是积极抢占高端商务车、机场摆渡车、无轨电车等细分市场机会。
金龙汽车同样指出,国内客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头部企业集中化趋势明显。其应对策略包括加强市场研判、推动产品创新、助力客户转向旅游客运、城乡公交等新业务领域,并积极布局智能化、环保型、高端化产品。
安凯客车也提示,客车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随着汽车产业扩大开放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企业面临全方位的竞争压力,需在产品性能、质量、服务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持续提升实力。
风险四: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增强
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多家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中通客车提示,地缘紧张局势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显著挑战,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使出口业务面临波动风险。为此,中通将加强对海外市场宏观环境和贸易政策的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推动海外市场可持续发展。企业还将加快高端市场突破,利用新能源产品打开海外高端市场;整合内外部资源向海外倾斜,并针对区域特点布局高性价比产品,提升海外业务金融服务能力。
宇通客车特别提到,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格局混乱,各国政策差异较大,未来贸易政策和关税调整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部分客户持币观望。企业将重点应对订单执行风险和产品竞争力减弱风险,同时坚持宇通模式在海外市场的落地,特别是在中东、中亚、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基本盘市场打“阵地战”,树立品牌、建立稳定区域市场。
此外,地缘政治紧张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带来政策与贸易壁垒风险。宇通将实时评估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风险,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争取出口信贷与税收优惠,并探索本地化生产模式,推动海外项目落地形成新增量。
风险五:技术研发与供应链风险不容忽视
除市场与竞争类风险外,金龙汽车特别指出技术研发与供应链方面的潜在挑战。在安全、节能、环保等法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对客车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智能驾驶、新能源动力系统、轻量化等关键领域,但这些技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存在研发失败或与市场脱节的风险。
供应链方面,电池等关键零部件若出现短缺或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整车性能与交付。部分核心部件依赖少数供应商,其价格波动与供应稳定性也将影响生产成本与连续性。
为此,金龙汽车提出将加强技术趋势与法规预判,聚焦市场需求推进产品迭代,尤其是在“三电”核心技术和整车能耗方面优化提升。供应链管理上,将延伸对上游供应商的指导与合作,通过集约化采购、产品标准化等措施控本增效,并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2025年下半年,中国客车行业依然面临“逆水行舟”的复杂局面:财政紧平衡、需求萎缩、同质化竞争、海外变局、成本上升、技术迭代……每一项都是对企业综合实力的严峻考验。
然而危机中仍存转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新能源技术不断成熟、细分市场尚待挖掘、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谁能更精准地把握节奏,更快实现产品、市场、供应链的全面升级,谁就能在行业调整期中脱颖而出。
对于客车企业而言,被动承压不如主动破局,盲目扩张不如深耕价值。